广州“狗教授”同乐日,与千名学生共迎新年(2009)

2015年01月20日

2009年12月31日,在2010年即将到来的前夕,亚洲动物基金7只可爱的“狗教授”来到广州市朝天小学,和全校1200名小学生共同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名为“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和谐文明迎新年 ――狗教授与少先队员同乐日”的迎新年活动。有趣好玩的游戏、寓教于乐的知识竞猜比赛、以狗狗为模特的集体绘画和心意卡制作,让学生们在活动中领悟到了“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道理。


参加“狗教授同乐日”特别活动的“狗教授”可谓阵容强大,有老一批的经验丰富的“狗教授”金毛寻回犬“Sunny”、“奇奇” 、“NONO” 和苏格兰牧羊犬“几米”,也有几位是今年才刚通过考试新任的“狗教授”:金毛寻回犬“巴迪”、英国古代牧羊犬“Kawaii”,以及吉娃娃“朵朵”。不管老义工还是新义工,它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温顺可爱,大受孩子们的欢迎。

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特点,活动现场安排了各种丰富的环节,其中有趣好玩的“人狗大PK”游戏最吸引学生。游戏共分为跳高、接球和根据气味觅食三项,由小学生和狗狗进行同台竞技。“狗教授”队派出了以敏捷著称的苏格兰牧羊犬“几米”迎战朝天小学派出的6名队员。面对台下上千名观众,“几米”丝毫不怯场,在主人领跑下,以一个轻松的腾跃揭开了PK赛的序幕。 


跳高比赛分三轮进行,到了最后一轮决胜局,学生队只剩下2名男同学,而“教授队”的唯一成员“几米”仍态度轻松地摇着尾巴,它面前的跳杆升到了顶部,足足比它的个头高出近10厘米,但“几米”毫不吃力地一跃而过了。学生队的第一名队员挑战失败了,到底剩下的这最后一名队员会否输掉呢?全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在同学们的打气声中,6年级学生刘嵘起跑奋起一跃,过了!最终,学生队和“狗教授”队打成平手,几米和刘嵘双双成为“冠军”!接着进行的接球和根据气味觅食比赛同样精彩,学生们、老师们、义工们开怀的笑声一浪接一浪没有停止过!



为了表达对狗狗的关爱,朝天小学的7位小学生特别表演了一出舞台剧“我们是朋友”,剧中的主角是两只流浪狗,故事讲述的是他们虽然曾经被我们人类伤害,但却依然对我们友好忠诚,还救了一位迷路的小女孩。而以狗狗为模特的“人狗和谐迎亚运”绘画大赛同样把孩子们对狗狗的认识,对人和动物和谐友好相处共同迎接明年亚运会的美好愿望表达到了画上。


孩子们还现场制作了漂亮的“我爱狗狗”心意卡送给狗狗,心意卡上除了孩子们童稚的绘画以外,也写上自己给狗狗的新年祝福,或自己今后爱护狗狗的承诺。寓教于乐的“狗狗知识大竞猜”比赛,则让孩子们在比赛中,在现场狗教授的“亲身”教导下,亲身体验了和狗狗相处的快乐,同时也了解了各种有关狗狗的知识,和与狗狗安全相处的方法。


“同乐日”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南方电视台《爱宠笑园》栏目主持人细龟和李希来担任本次活动主持,他们的到来吸引了大批学生“粉丝”的追捧,纷纷争着要他们的签名留念呢。

亚洲动物基金“狗医生”中国项目经理冯冬梅女士表示,现在许多孩子,因为缺少和动物相处的经验,对身边的小动物有许多误解和偏见,因此也缺乏对小动物的尊重。而培养孩子善待生命的观念,对塑造其人格十分重要。研究表明,关怀动物的儿童长大之后更有可能成为感情健康、具有同情心和认同感的成年人,相反,许多严重的暴力犯罪分子在童年时期都曾经有过多次虐待动物的经历。

朝天小学的林书记也表示,“珍爱生命,不欺负弱小”是《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里的一条,“狗教授”项目传递的,正是这样一个信息。在小猫小狗等伴侣动物日益成为社会一员的今天,让孩子们学会关爱身边的小动物,对培养他们友爱互助的品格很有帮助。而且让狗狗走入课堂的授课方式十分新颖,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

让狗狗走入课堂,把关爱动物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这在国内还是一个创新的做法。但我们从现场就可以看到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狗教授”耐心地在课堂上向孩子们展示他们的友善和可爱,它们的陪伴让孩子们更有学习的热情,通过亲身体会,唤起他们对小动物生命的爱护、尊重,同情弱小,珍惜自己身边的生命。

本次首届“狗教授同乐日”活动得到广州各主要媒体的关注,《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广东电视台《今日关注》、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爱宠笑园》等约10家媒体都对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以下为部分的媒体报道链接:

《广州日报》:
http://gzdaily.dayoo.com/html/
《南方都市报》:
http://gcontent.nddaily.com/
《新快报》:
http://epaper.xkb.com.cn/

特别鸣谢:南方电视台《爱宠笑园》栏目和主持人细龟和李希对“狗教授同乐日”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免费担任本次活动主持人。

特别鸣谢:亚洲动物基金志愿者李俊杰、牙牙妈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免费拍摄了众多的好照片,记录下了活动精彩的瞬间。

 


BACK